请问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会考些什么
陆地和海洋 1.地球上的海陆分布:地表 71%是海洋,29%是陆地。
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,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(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,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 地的面积)。
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
1、地球的形状与大小
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,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,记住: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,表面积约5.1亿平方千米,考试常考“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”,比如麦哲伦环球航行、月食现象等。
2、地图三要素
学地理离不开地图!比例尺(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)、方向(通常“上北下南”,带指向标按标志判断)、图例(符号含义)必须掌握,比例尺越大,表示范围越小,内容越详细。
3、七大洲与四大洋
按面积排序:亚洲>非洲>北美洲>南美洲>南极洲>欧洲>大洋洲;海洋是太平洋>大西洋>印度洋>北冰洋。分界线重点:亚洲与欧洲—乌拉尔山脉/乌拉尔河;南北美洲—巴拿马运河。
4、天气与气候的区别
天气短时多变(如“暴雨”“多云”),气候长期稳定(如“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”),必背符号:☀️晴、⛅多云、🌧️雨、⚡雷阵雨。
5、气温与降水分布规律
气温: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;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>海洋。降水:赤道地区多,两极少;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(季风影响),西岸少(副高控制)。
6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
热带雨林气候(亚马孙平原)、热带沙漠气候(撒哈拉)、地中海气候(夏季干热、冬季多雨)、温带季风气候(北京)。关键特征: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!
7、人口分布影响因素
稠密区:中低纬度沿海平原(如亚洲东部)。稀疏区:极端干旱沙漠、湿热雨林、高纬严寒区、高原山地,记住公式:人口自然增长率=出生率-死亡率。
8、聚落形成条件
水源充足、地形平坦、交通便利、资源丰富是理想选址,传统民居与环境:东南亚高脚屋(防潮)、北极冰屋(保暖)、黄土高原窑洞(冬暖夏凉)。
9、综合题必练
举例:根据经纬网判断位置(东经E增大向右,北纬N增大向上);分析某地气候类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(如地中海气候适合种植葡萄、橄榄)。
小提醒:背熟课本案例图(如地球公转示意图),多练填图题,别在“比例尺计算”和“时区换算”上丢分!
相关问题解答
1、七年级地理期末主要考哪些内容?
我翻了翻课本和老师划的重点,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一般会覆盖这些板块:
地球与地图:比如经纬线判断、比例尺计算、等高线地形图(必考山脊山谷区分!)
世界地理:七大洲四大洋分布、板块运动(地震带常考)、气候类型特点(热带雨林/沙漠气候对比)
中国地理:省级行政区位置简称(比如广东“粤”)、长江黄河概况、人口分布特点。
*小提醒:我们老师说过,最后一道大题大概率是材料分析题,结合地图或气候数据让你分析原因。
2、有没有典型的期末考题例子?
我搜到几套往年试卷,高频题型长这样:
选择题:
“下列气候类型中,全年高温多雨的是?(A.热带雨林 B.地中海…)”
填图题:标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(昆仑山-祁连山-横断山脉这条线!)
简答题:
“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?”(答案要写清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+板块碰撞)
3、怎样复习效率更高?
我自己总结的突击方法:
地图死磕法:每天画一遍中国省级轮廓+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(用不同颜色笔标重点)。
口诀记忆:比如省级简称编成顺口溜(“黑吉辽,京津沪,粤闽桂…”考试时直接脑内循环)。
错题重做:把期中考试和单元测的错题翻出来,专门记易混点(比如季风/海洋性气候差异)。
4、考试会考课外知识吗?
根据学长学姐经验,90%内容在课本里,但可能有10%拓展题,
- 结合新闻事件考地理知识(如某地地震让你分析成因)
- 给一段材料问环保措施(比如治理黄河泥沙的“退耕还林”)。
*建议考前看一眼社会热点,比如今年甘肃地震可能联系板块考点。
(如果需要更具体的某类题解析,可以告诉我~)
本文来自作者[觅波]投稿,不代表延年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jlls123.cn/zlan/202505-75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延年号的签约作者“觅波”
本文概览:请问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会考些什么陆地和海洋 1.地球上的海陆分布:地表 71%是海洋,29%是陆地。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,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(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,海...
文章不错《请问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会考些什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》内容很有帮助